网络控制器NAC

关注
信锐新一代网络控制器是信锐技术自主研发的多元化、高性能的网络控制器设备,集信锐新一代网络控制器、认证服务器、内网终端状态可视化分析、上网行为管理、上网行为审计、流量控制、VPN、防火墙、有线无线管理系统。 结合AI运维技术,极大程度的提升网络运维效率!

同频组网功能最佳实践指导手册
  • 阅读权限:游客
  • 下载
  • 分享
  • 收藏

更新时间:2023-12-25

1技术实现

1.1同频组网 VS 普通组网

在终端首次接入时, 同频组网和普通组网关联过程是一致的, 当终端在同频组网环境下  AP  间移动时不需重新接入,同频组网相比于普通组网省去了切换时 802.11 无线链路重 新连接的时间, 因此漫游更快、 时间更短, 实现了零切换无缝漫游。但是同频组网由于所有 AP 采用了同一个信道,因此在多个 AP 吞吐量的总和上不如普通组网。因此当规划一个无线网络时,  需要预先决定好是高密度布署还是要同频组网。

1.2同频组网 1.0

1.0 版本的实现方式是:所有物理 AP 虚拟可形成一个大的虚拟 AP,对所有的医护终端 呈现同一个信道、ESSID(无线热点名称)、BSSIDWi-Fi  MAC 地址),实现移动医疗的零丢包零漫游。

注意:这里是所有的移动终端都是一个 BSSID ,也仅有一个虚拟 BSSID

 

 

 

1.3  同频组网 2.0

2.0 版本的实现方式在 1.0 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改进:

同频组网 2.0 是针对每个终端有一个独立的 BSSID(Wi-Fi  MAC 地址),对于任何一个 医护终端来说,都是连接的同一个信道、ESSID(无线热点名称) BSSID(Wi-Fi  MAC  ),同样可以实现移动医疗的零丢包零漫游,而且还支持 11ac 的同频组网、更好的终端兼容性。

 

 

2 网络环境

2.1网络拓扑

 

 

1- 1 网络拓扑

本文档涉及的拓扑仅为示例, 该拓扑适用于新项目测试或者新项目功能验证时进行环境快速搭建。 实际项目中以具体网络环境为准。

2.1.1 硬件工具准备

资源名称

数量

备注

网络控制器

1 

授权足够测试

POE 交换机

1 

供电功率足够测试

无线 AP

2 

尽量同型号、 版本

测试手机

1 

无线网卡支持双频

测试电脑

1 

无线网卡支持双频

 

2.1.2 软件环境准备

资源名称

数量

备注

Ping 环境

1 

电脑自带 cmd

 

3配置指导

3.1演示环境搭建

1)在演示环境中, 控制器 eth3 口为上联口,配置地址为 192.200.70.110(根据客户实际环境配置上联口地址)。eth2 口为下联口且开启 dhcp 服务为 AP 和无线用户分配地址,图中192.168.10.1 为无线用户网关。

2)配置静态路由使控制器正常上网。

3)配置地址转换, 将入接口为 vlanif 10  口,出接口为 eth2 口,使无线用户正常上网。

3.2新增普通无线

1)新增集中转发的普通无线,认证类型为 WPA2-PSK/WPA3-SAE(个人),接入秘钥写12345678 或其它,VLAN 设置中“未匹配规则的终端用户设置默认 VLAN 池:”写 10

3.3   新增同频组网模式的无线

1)点击【接入点配置->虚拟接入点-> 同频部署】,新增同频服务组。

1)名称: 新增的同频组的名称;

2)描述:添加描述信息, 选填;

3同频模式:

同频组网 1.0:接入数量优先;

 同频组网 2.0:网络体验优先,最多支持 36 个用户接入, 当超过了 36 个终端时后面的终端无法实现零漫游效果;

③ 均衡模式:同频组网 2.0+1.0 混合组网, 可以优先满足 36 个移动终端的同频 2.0的零漫游, 超过后的终端则满足同频 1.0 零漫游;

4)接入点:选择需要加入该同频组的 AP

5)同频网络标识: 特征码,同频网络唯一标识,不同的同频组须保证此标识不重复;

6)同频参数: 配置好协议、信道带宽(默认 20MHz)、信道和发射功率等

7)其他参数都保持默认配置完之后点击提交即可。

2)新增集中转发的同频组网无线,认证类型为 WPA2-PSK/WPA3-SAE(个人),不支持 web  Portal 认证, 也不支持微信、短信、 二维码等认证方式。 接入秘钥写 12345678 或其它,VLAN 设置中“未匹配规则的终端用户设置默认 VLAN 池:”写 10

 

4效果演示

4.1演示方法

1)进行信道、功率等调优,保证从 AP1 移动到 AP2 ,会发生漫游(系统状态->在线用->接入点,可看到当前连接 AP 名称)。

2)电脑连接“普通测试”ssid ,打开 cmd 命令窗口,输入‘ping 192.200.70.110 -t ’(视 现场环境配置而定), ping 的过程中, 从 AP1 移动到 AP2,使得终端所连接 AP 至少切换一次。测试并截图 ping 结果。

3)电脑连接“ 同频测试”ssid ,打开 cmd 命令窗口,输入‘ping 192.200.70.110 -t ’(视 现场环境配置而定), ping 的过程中, 从 AP1 移动到 AP2,使得终端所连接 AP 至少切换一次。 测试并截图 ping 结果。

 

4.2预期效果

1)连接“普通测试”ssid ,从 AP1 移动到 AP2 ,会产生丢包。

2)  连接“ 同频测试”ssid ,从 AP1 移动到 AP2 ,不会产生丢包。

2)  详细测试漫游过程及测试效果,见附件视频。

5常见问题

5.1需要处于同一 L2 或者 L3 集中转发网络

同频组网可兼容任何版本的客户端(包括传统设备)。但是请注意,  所有参与同频组网的 同频群组中的 AP  需要工作在同一个二层网络中(同一个子网)或者三层集中转发,  并且要设定同一个信道(如信道 1)

三层组网时, 需要部署为集中转发, 即使 AP 处于不同的三层网络内,只要保证终端获取的 IP 地址不变,所属 VLAN 不变,也是可以的。

5.2只支持 L2 认证方式(PSK 802.1X

认证方式只支持基于 L2 的认证方式, 比如 WAP/WAP2-PSKWAP/WAP2 企业(802.1X),不支持 web  Portal 认证, 也不支持微信、短信、 二维码等认证方式。

5.3不适用高密度环境

同频组网不太适合在高密度布署的 WLAN  环境中启用.  这是因为同频组网需要所有  AP  都使用同样的信道,所有连接的无线客户端也正在使用同样的信道。所以在高密度布  署环境中,  当启用同频组网后,信道被过度使用,上网终端将遭受更大的延时和更低的吞吐量。 当规划一个无线网络时,  需要预先决定好是高密度布署还是要同频组网。因此, 同频组网比  较适合于医疗内网、仓储内网这类既需要零切换无缝漫游, 但终端又不是很高密、所需要的吞吐不是很大的场景。

5.4AP 信号重叠率不要过高

由于采用了同频组网, 为了降低 AP 之间同频的干扰,实现最好的效果, 建议合理规划AP 点位并调整发射功率, 使得 AP 之间的重叠率不要过高。

5.5AP 信号消失、 AP 离线

在普通 ssid 与同频 ssid 切换时, 由于同频组网过程中, AP 会虚拟为一个设备, 会导致 AP 临时离线,无线信号消失, 等待 AP 上线之后,即可重新搜索到无线信号。建议新增普 ssid 测试结束之后,关闭普通 ssid 再新增同频 ssid 进行测试,不要同时生效两个。

在线客服